王理孚简介
王理孚,字志澄(1876~1950),又名虬髯、髯翁,龙港镇陈营里(今江山办事处周家车,九板桥一带)人,在此生活了20年,21岁迁鳌江居住。王理孚晚年自编《海髯诗》,请人抄写后自加校对。抄本和一些删馀诗由其家族保存下来,至二十世纪末由其子王载纮复印成册。1950年病殁于永嘉县城(今温州市鹿城区),终年75岁。 ...〔► 王理孚的诗文(25篇)〕人物生平
成长
11岁以后一直师从刘绍宽,成为刘的入室子弟。17岁中秀才,一面继续读书,一面自己开馆授徒,以此收入维持家庭生活。1901年考取上海南洋公学(交通大学的前身)。因家贫不能入学,乃转至杭州武备学堂,仅读一年多,便辍学回乡。在鳌江创办小成学院(后为鳌江公学的前身)。期间,同情与支持曾遭清廷缉捕的革命党人陈大齐(后为考试院副院长)、陶成章(光复会主要人物)、冀宝铨(章太炎的女婿)等三人,一面安排教书,一面掩护他们进行革命活动。离开时,又帮助他们化装,搭乘海船出港。1903~1908年,曾为平阳劝学所所长,不遗余力推行新学制。特别是1905年跟随瑞安孙诒让先生在温州学务处总汇处协助工作,孙要求严格,要文不加点,一气呵成,不更改一字。他后来回忆当时写得很苦,几乎难以应付,终于受到锻炼,受用不浅。
1908年以后,清廷准备立宪,各省成立谘议局、王理孚当选为谘议员和陈黻宸(议长)、陈敬第、沈钧儒(均为副议长)等在一起,在会上痛陈省政利弊,向督府提出质询,敢说敢为,崭露头角。为许多人所赏识,被选为驻会议员。还由于去平阳办劝学所成绩卓著,为省提学使(相当为省教育厅厅长)袁嘉谷所赏识,延揽为提学使署专门科科长。辛亥革命以后,曾参加章太炎所组织的共和党,在平阳成立共和党分部。不久,浙江宣布独立,汤寿?为浙江都督,成立都督府,王为秘书厅秘书,经管财政方面工作。在与上层人物周旋中,对官场腐败有深切的了解。在一次襄理国会选举中对一些自封为革命党人在选举中营私舞弊,深恶痛绝。公开出来揭发, 不料竟遭到贿选集团的打手一顿拳打脚踢的殴打,后虽经纠劾处理,但正如王理孚后来的表述:“奔走革命所得竞就所望,深悔少年轻躁”。思想产生对政治生活的厌倦情绪,萌发了对张季直去南通创办实业的向往。1916年冬,被委派到鄞县任知县,仅当了十个月的知县,就决心辞职不干了。“雨雪来时方岁暮,舟船明日又秋残,相依不觉流年度,到此方知勇退难”。
经商
自鄞县挂冠回到鳌江以后,开始以自己的积蓄,开办红皮厂和碗窑,又经营钱庄。由于没有经营管理的经验,连续遭到失败,直到次子王文川出来秉承父旨,创立广源商号经营南北货开始。后来代理沪商达兴轮船公司的光济轮船,开辟鳌江———瑞安———上海航线,又逐渐发展至大连、营口,南达福州、汕头、香港等地的业务,组织闽北、浙南广大山区出产的茶叶、烟叶、大米、明矾等出口,运回东北的豆饼、上海的肥田粉等农业生产资料,对发展本地的农业生产,促鳌江的经济繁荣了良好的作用。
公益事业
一生一贯来热心为地方公益事业服务。如开办学校建立劝学所,主持民国《平阳县志》的编纂,出钱修建道路,开凿水井为居民改善饮水的条件等。而筚路兰缕开发南麂岛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。
南麂岛地处苍(南)平(阳)两县东南的东海中(今归属平阳县),孤悬海外,为南北舟舶往来寄碇之所,明代嘉靖年间为避倭寇,曾大量迁移岛民于内地,因此逐渐荒芜。明末清初,郑成功曾在此岛驻兵,作为一个抗清的据点,清政府从未管辖和开发,所以未列为版图之内。1905年,瓯海关派员上岛勘察,准备修建航海灯塔。因为岛上之人,看见他们都穿西装,遂讹传外国人图占南麂,平阳知县王兰荪托王理孚查清此事,才知事出误会。在这次查询事程中,启发了开发南麂岛的动机。1906年,瑞安、平阳两县对南麂岛归属问题屡起争执,王收集资料向瓯海道力陈,依议遂定局平阳。1912年(民国元年)集资二万元,建立南麂渔佃公司,开始开发南麂岛。在岛上建立沧浪草堂,置船护航。当时岛上仅有渔民数十人,生活条件艰苦,米、盐及零什物品,均由鳌江运去。王理孚于1913年初次登上南麂时,曾书写“民国癸丑十一月王海髯由海路登陆”十五个大字,镌刻去大沙岙三盘的石壁上。以后招募农工,置船护航,极大地便利交通。在艰苦经营二十余年之后,陆续招集移民,耗资数万元,使岛上居民增加至万余,正式成为南麂乡。1939年平阳县成立县立中学,将渔佃公司的全部地权、资金及收入,捐献给县立中学作为基金。
1912年,绅士王小亭、项志农、王志澄、王志文等人倡导兴办西桥学校。联合西桥、横浦、店下、徐家站、件头五个地方,筹款派工,在西桥社庙后建教室四个,推选王志久(王遒)为校长,招收1~4年级学生42人,分为两个复式班,于当年开学。因校址在南雁门户之荆山南麓,名曰“雁门初等小学”。
沁园春 菜根,限齐韵,和鲍公素
大嚼南溪,人归向东,风吹向西。见金尊酒满,花间雅集,霜柑斗大,柳外莺啼。
种菜心长,咬根味永,大笑寒酸绝类齑。休回首,怕故宫六代,禾黍高低。